|
四川攀枝花某冷轧企业1.平台服务用户案例介绍 (1)四川攀枝花某冷轧企业 四川攀枝花某冷轧企业,位于攀枝花市东区高粱坪省级园区内,企业为钢材冷轧企业,企业用能能源主要为电力,年用电量2.1亿千瓦时,年缴纳电费1.5亿元,通过到企业走访了解,发现企业有如下几点主要问题: 1、能耗成本较高,有降低能耗成本的需求。企业综合电价成本为每度电0.63元/千瓦时,用电成本占企业产品单位生产成本的60%,能耗费用的降低一直是企业的需求。 2、能源自动化水平较低,有提升能源自动化水平的需求。企业主要用能设备多为90年代的设备产品,较为老旧,设备可靠性较低、安全性较低、自动化程度较低,需要人工手动完成操作,并且部分设备需要频繁投切,不够智能化,因此,企业希望完善企业的自动化管理体系。 3、能源管理不够精细化,有精细化管理需求。企业在能源管理方面缺乏精细化管理意识,未能通过何种途径进行精细化管理,未能运用能源交易政策帮助企业降低能源成本,设备利用率不高,缺乏能源信息化数字管理平台。 4、运维管理成本较高,缺乏运维管理效率,有降低运维管理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率的需求。 5、有综合能源服务需求。企业在用能管理中,用电功率因素较低,企业缺乏无功补偿投切装置,无法实现自动化的投切。 通过C公司对攀枝花某冷轧企业进行现场勘查后,形成了企业建设智慧能源云平台的设计方案,安装了智慧能源云平台,搭建企业能源信息化平台,提供能源数据服务,有效帮助企业实现了能耗成本降低、能源管理自动化水平提升、精细化能源管理、降低运维成本和提高运维管理效率等方面。 1)降低用能成本。企业原本综合电价为每度电0.63元/千瓦时,通过安装智慧能源云平台后,利用能源数据参加四川省电力市场化交易,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帮助企业降低电价至每度电0.6元/千瓦时,平均每度电降低了0.03元/千瓦时,帮助企业全年节省电费开支630万元。企业在降低用能成本的需求得到了应用解决。 2)提升了能源自动化管理水平。企业原本是通过人工抄表的方式对设备用能数据进行采集,每次采集需要在设备现场通过仔细观察抄表完成,但是通过能源信息化平台的应用,工作人员只需要在中控室完成对主要用能设备的在线监测,随时观察主要能源如电量、电压、电流、水压力、气压力、油压力、蒸汽、频率、温度等重要参数,让能源数据信息在线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,实现了企业能源管理自动化的目标。 3)实现了能源精细化管理。企业原本能源管理较为粗放,人员配置不够合理,企业精细化管理意识淡薄,未能从能源精细化管理中有效提升管理效率,对于各级能源主管部门宣导的政策性文件帮助企业带来的好处,企业未能有效吸收与利用,不能将政策利好变为降低企业成本,设备利用率不高,缺乏能源信息化平台实现精细化管理。通过能源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精准的能源数据,实现精细化管理,同时,精确的数据有利于企业提升管理效率,不仅如此,企业还能在智慧能源云平台上接受到适合于企业的政策利好信息,有政策专家进行实时解读,将帮助企业利用好政策实现降成本的目标。 4)降低运维管理成本,提升管理效率。通过智慧能源云平台降低运维人员的管理成本,通过能源数据准确找到安全隐患点,实现精准运维,同时可大大提高设备运维管理效率。 5)综合能源服务。企业缺乏无功补偿装置的自动投切,每月用电功率因素值在0.7左右,低于标准值0.9,每月因功率因素低被罚款近3万元,全年36万元,企业投运超过10年,预计总共罚款金额超300万元。通过智慧能源云平台安装后,通过对企业变压器的监测,准确找到了企业存在用电功率因素较低的原因,发现原来是企业没有无功补偿装置的自动投切功能,需要人工手动频繁投切,工作人员会时常忘记投切造成企业功率因素无法达标,针对以上情况,C公司联合技术协同团队帮助企业设计自动投切的无功补偿装置,帮助企业安装了自动投切装置,最终实现了功率因素的提升,达到了0.9标准值以上。 2.案例分析 根据智慧能源云平台工业用户应用案例来看,云平台有效提高了企业能源的管理水平,从多个维度解决了能源管理难点,实时监测到了能源管理的弱点,有效避免了设备运行事故的发生,提高了能源管理效率,降低了能源使用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,实现了精细化能源管理和综合能源服务,提供了能源使用的最优方案,如表6-2所示。 表6-2 企业传统能源管理模式和云平台管理模式对比
下一篇四川某经济技术开发区 |